热词: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
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!
  • 概要

永善在夏禹时属梁州域;周朝时属于雍;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属西南夷夜郎部;西汉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属犍为郡朱提县地;蜀汉时属朱提郡朱提县地;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属朱提郡南广县;南朝属宁州朱提郡河阳县;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郡改州统县,属南道开边县地;唐南诏时,属爨部地;宋朝属乌蒙部;元朝时属乌蒙路宣慰司;明朝时属四川乌蒙府地。
  清朝雍正五年(1727年),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乌蒙(今昭通),改隶云南,设昭通府;六年二月又于米贴设一知县、教谕、典史,分驻昭通镇标右营游击,抚驭乌西一带;适值米贴土目禄永孝死,其妻禄氏掌管其地,抗不服调。同年二月初一日,鄂尔泰遣援剿左协副将郭寿域领兵300往谕,初五日抵米贴。禄氏表面归服,暗地谋反,于二月十二日夜半,率四川沙马、黄琅土司和吞都德昌土司、彝目毛脸乌基等聚集1000余人叛,寿域被害,士兵300仅有一甘姓幸存,奏报鄂尔泰,鄂尔泰大怒,派大将张耀祖、哈元生、卜万年率兵分三路进剿平之,并由朝庭钦命县名为“永善”,意为永远服从管教.
  永善,中国第二大,世界第三大水电站(总装机1260万千瓦)——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地,位于乌蒙山脉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,介于东经103°15′–104°01′,北纬27°30′–28°30′之间,总面积2789平方千米,东西横距46.6千米,南北纵距121.2千米。县城溪洛渡镇,海拔820米,距昭通市政府驻地200千米,距省会昆明580千米,县城有人口2.5万人。全年平均气温16.3℃,降水量670毫米,日照时数为1172.8小时。全县辖溪洛渡、黄华、大兴、茂林、桧溪5镇和佛滩、团结、细沙、青胜、务基、马楠、黄坪、水竹、莲峰、万和、伍寨、墨翰、码口13乡,其中马楠、伍寨分别为苗族彝族乡、彝族苗族乡。全县共有133个村和4个社区,2772个村民小组。2004年年末总人口41.9677万人,其中汉族387737人,苗族11674 人,彝族18785人,回族1366人,其他民族115人;农业人口395762人,非农业人口23915人;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‰以内。
  境内矿藏有铅、锌、铜、铁、铝、磷、煤、沙金、石膏、石灰石、彩花大理石及银、汞、重晶石、冰洲石等。全县有三江口原始森林7万亩,竹林20万亩。成材林主要有松、杉,有女贞、珙桐、黄杉、香樟、椿木、楠木、水青树、鹅掌楸等珍稀树种。现有獐、猴、野猪、熊等数十种野兽,有野鸭、白鹭、鹦鹉、黑颈鹤等170多种鸟类。山间产当归、天麻、吴萸、杜仲、党参、竹荪、蛤蚧等名贵药材。永善是全国半细毛羊改良基地,有草山72万亩。境内土产丰富,干鲜水果四季不断,“金江花椒”、“金江柑橘”、“金江魔芋”和红糖、竹笋、桐枧、蜡虫等在省境内外都享有盛誉。
  永善是国家能源基地,正在建设的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距县城7公里,建成后总装机量1260万千瓦,主要送电方向为华中、华东地区。溪洛渡电站于2002年筹建,2004年库区施工公路、对外交通专用公路、导流洞施工支洞等工程已相继开工建设,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,只待建设大军进场正式开工。
  2004年,永善抓住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性机遇,依托溪洛渡电站建设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圆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0810万元(含溪洛渡电站投资),比上年增长43。5%,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,其中第一产业37600万元,比上年增长3.7%;第二产业41107万元,比上年增长255.6%;第三产业32103万元,比上年增长9.6 %。全年完成中央两税586万元,同比增加178万元,增长43.63%;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36万元,比上年增长39.58%;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286万元,同比增支3588万元,增长19.19%。粮食总产量121824吨,增长1.16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70万元,增长10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93万元,为上年的410.3%,其中溪洛渡电站投资119079万元,为上年的748.6%;地方投资33814万元,为上年的158.3%。2004年,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,农民收入增加。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481件,完成“天保”公益林建设5.3万亩,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1600口,节柴灶300眼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千米,新增灌溉面积0.6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,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.7万亩,解决0.55万人和0.5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,全县水利化程度达到31.5%。完成冬玉米、冬马铃薯、冬早蔬菜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0.54万亩。全县烤烟种植1万亩,完成全等级烟叶收购1.7万担,实现烤烟总产值640万元。畜牧业产值达20151万元,肉类产量达到19392吨。魔芋种植面积完成1846公顷,产量2281.3吨;花椒种植面积60030亩,产量978.9吨;砂仁种植面积1296公顷亩,产量4126.3吨,产值3236.8万元。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,同比增加1.26万人,增加纯收入1629.3万元,农民人均务工收入达41.7元,占农民增加纯收入的35.95%。当年争取以工代赈、安居温饱、西部易地扶贫搬迁试点、重点村扶持等项目资金4461万元。完成安居工程1207户,发放小额信贷资金480万元。县直单位联系挂钩扶贫的66个贫特困村取得一定成效,共解决8179人的温饱。
  2004年,企业改革顺利推进,29户国有、19户集体企业改制方案已全部审批,完成25户国有、9户集体企业改制。全年实现工业现价总产值11151万元,同比增长18.8%,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52.2万元,规模以下工业产值7099.3万元;实现工业现价增加值5375万元;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48万元;实现利税总额340.1万元,是市政府考核任务数的4.4倍,其中实现利润106万元。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985万元,比上年增加31480万元,增长46.64%;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7643万元,比上年增加9539万元,增长19.83%。全县金融机构净投放现金34312万元,同比净增23288万元,增长211.24%。银政合作、银企合作体制逐渐完善。
  2004年,永善向上级争取各项建设资金13164万元,其中国债资金6696万元。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个,是市政府考核任务数的6.3倍;市外到位资金1.06亿元,是市政府考核任务数2.35倍。通县油路、生态工程顺利通过上级验收,云荞水库、县二水厂工程已全部完工,黄水公路、蒿枝坝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建设工程进展顺利;县中医院医技大楼、传染病医院、永一中扩建、政协水务大楼等即将竣工,荷花片区金江锦城、校园片区、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、老干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相继开工。“县际通油路”工程经交通部批准立项,县城过境线可研已报省评审通过,梅家河水库可研报告、莲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设已经省评审通过。溪洛渡电站筹建工作进一步加快,23项筹建工程相继启动,以电站建设为契机带动的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进一步向永善集聚。
  2004年,城镇化发展战略取得较大发展。围绕构建”山城、水电、园林、湖滨”旅游城市的形象目标,委托重庆规划设计院承担设计的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已完成,并报市政府审批,拟将县城建成15平方千米的中等城市;5个省列重点集镇和12个乡集镇总体发展规划、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。县城振兴大街二期工程、金江明珠大酒店已竣工投入使用,金溪家园及溪洛渡大酒店等重大工程正加快实施。黄华镇省列中心小城镇建设顺利推进,桧溪镇、务基乡、大兴镇列入省经济开发示范小城镇规划建设申报工作已完成。
  2004年,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,各项优惠政策逐步落实,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。西昌广林开发公司、西昌市房屋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、云南建工集团、永善县溪洛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、守信誉的企业到永善投资开发,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出巨大贡献。湖北电力集团公司开发墨翰上小河水电资源,宜宾拓展建设公司建设二水厂及开发项目。全年共引进资金5.045亿元,政府投资、金融贷款、社会融资等多元投资格局已基本形成。
  2004年,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已分别达到4361户和64户,注册资金分别达到5471万元和7009万元。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10337人,金融保险、教育科技、邮电通信、交通运输成为服务业的主要行业,市场体系、社会化服务体系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:原煤14200吨,发电量7243万度,红糖3600吨,糕点87吨,白酒203吨,服装7.9万件,水泥2.3万吨,砖1880万块,瓦39万片,日用陶瓷0.46万件,自来水生产74.68万吨,铅锌原矿14990吨,家具0.24万件,魔芋精粉240吨。
  永善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于10月开通,一些部门相继建立局域网,初步实现部门政务电子信息化。巩固“普六”推进“普九”工作取得成效,小学和初中升学率分别达到99.25%和55.32%。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.07%,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.97%;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二,中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,扫盲工作已通过市政府复核评估,正在申请省政府验收。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日趋稳定,安全事故发生率、死亡人数、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.5%、22.2%、15.19%。全年受理治安案件568件,查处556件,查处率为97.89%;接待处理来信来访6339件,调解各类纠纷1946件;清理拖欠工程款3040万元,督促偿付农民工工资600余万元。发放救灾物资538846件、救灾救济金600余万元;城镇居民3201户4032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。医疗保险覆盖167个单位8748人,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扩展到县乡143个单位6748人,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906万元,归集总额达3300万元。全县广播电视覆盖率达78%,“村村通”电话目标已经实现。全县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15470门,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3750户。
  2004年,国有经济单位机关人员2632人,事业人员4902人,企业人员641人,年人均工资分别为11650元、14373元、11078元;集体经济单位机432人,年人均工资报酬9463元;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1102元。